17岁男孩跳桥自杀:一个家庭的不幸,往往是从不好好说话开始的
一、人间惨剧。
前天,上海卢浦大桥,一男孩突然跑下车后迅速跳桥,紧跟着的母亲因没能抓住他坐地痛哭。
这名男孩今年17岁,是某职校二年级学生。他母亲说,儿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,自己接他回家的路上,在车内训斥他,结果儿子承受不住,一时冲动跳桥。
这位母亲看儿子下车,赶紧去追,却没能抓住他,只能眼看着男孩坠落,绝望得捶地痛哭。
这悲惨的一幕,让我想起了卡夫卡的短篇小说《判决》。
儿子告诉父亲自己已经订婚,并且写信邀请了俄国的朋友来参加婚礼,没想到,父亲不仅不为他感到高兴,反而质疑他:“你真的有所谓的俄国朋友吗?”,还指责儿子背着自己做生意,是盼自己早死。
儿子很委屈,忍不住顶撞了父亲一句,父亲因此大怒,认定儿子“是一个没有人性的人”,让儿子去投河自尽。
儿子“快步跃出大门,穿过马路,向河边跑去”,抓住桥上的栏杆“松手让自己落下水去”。
《判决》里的儿子,父亲的贬损,为他判决了死刑,而这样的情节,居然真的在现实中出现了!
母亲斥责的话,伤透了孩子的心,孩子感受不到生的意义,就像被宣告了死亡,最终走上绝路,怎能不让人痛心?
二、爱孩子的父母,为何在孩子眼里是“祸害”?
豆瓣上有个小组,叫“父母皆祸害”。
“父母皆祸害”的说法,出自英国作家尼克·霍恩比的小说《自杀俱乐部》,少女杰丝在姐姐出走后,与陷入神经质的母亲及任教育部长的父亲关系愈发紧张,在总结自己失败的青春期时,杰丝如是说。
而在“父母皆祸害”的豆瓣小组里,小组成员控诉着在家庭生活中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,如直接肉体伤害,间接人格伤害,父母间的矛盾、争吵、家庭暴力,或对孩子不关注、冷漠造成的伤害。以及试图控制孩子的人生,或更为严重的猥亵子女、性别歧视等精神伤害。
小组成员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,他们在苦苦探索着出路,在网络上争取着话语权。
不少网友表示,虽然知道父母都是为了自己好,但有些做法还是让人难以忍受。也有网友反思,豆瓣上这个小组的名字,估计大部分父母看了都会怒从中来,然后伤心不已。
但如果仔细分析亲子关系中负面情绪的来源,或许父母的确需要反省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。
有时候,在父母眼里的爱,如果没有恰当的表达方式,用在孩子身上,是伤害。
三、一个家庭的不幸,往往是从不好好说话开始的。
2011年中国官方公开报导的一组资料表明,中国儿童自杀率是世界第一,而这个第一的帽子一戴就是7年。
青少年自杀,很多是因为在家里等不到尊重,家长的贬损,让他们觉得“或者不如死了的好”。
发生这样的惨剧,多半都是从不好好说话开始的。
父母明明很爱孩子,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,开口却成了:要不是因为你,我们早离婚了!妈妈只是想提醒爸爸少喝酒,注意身体,开口却成了咒骂:你就喝吧!早晚喝成酒精肝、肝硬化、肝癌!死了活该!爸爸本想让孩子细心,一开口却说成:跟你妈一个德行!都是没出息的家伙!细心点你能死啊!
那些难听的话,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,插进孩子的心里,却看不见伤痕。
曾经四川一名高中生,在高考后跳河自杀。在他自杀后,他的QQ空间发出的定时说说,控诉了对父亲的不满。
他考试成绩几乎全部满分,爸爸不仅不表扬,还贬低他:“你骄傲自满,半灌水响叮当。”
他曾经有点不稳定,爸爸骂他:“你这一学期学了些啥子麻批。”
他只要上网,爸爸都会骂他,说要扇他耳光。
孩子说,“我的尸体,不用埋了,要么烧了,要么扔了,别把我拿回去。心烦!”
“我宁愿从未在这世上出现过”。
其实,父亲是深爱儿子的,为了孩子能安心学习,他甚至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旧房子,每天给儿子做饭。
但他不知道的是,自己的语言暴力,毁掉了孩子的自信和尊严,让孩子无力承受。
去年曾经有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视频,泰国的一家超市里,因为儿子沉迷游戏,父亲与他进行了争吵,父亲盛怒之下,掏出手枪拍在儿子眼前,并怒到:有种你别活了。
谁成想一句气话,却导致儿子果真扣动扳机,等到父亲反应过来时,孩子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不好好说话,有时候,就是因为一句气话,一时冲动,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。
暴怒下,父母也不要口不择言,语言的力量,真的比你想象中强大!
父母本是孩子身后坚强的后盾,不要让自己成为压垮他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四、安抚孩子的情绪,不要“谴责受害者”。
很多父母内心是心疼孩子的,可是孩子一出现状况,他们的表达却都是责备。
孩子在学校受了欺负,他们反问:为什么别人不受欺负?孩子受到排挤孤立,他们讥讽:都是因为你性格不好。甚至孩子受到侵犯,他们居然会说:谁让你穿着暴露?
这是典型的“谴责受害者”。
这是典型的“谴责受害者”。
而年幼的孩子不会懂得父母的话是错的,父母的这些话,就像钉子一样扎进孩子的心里,孩子从小就被植入了这样的观念:你要自我反省,你如果遭遇了不公平的事情,一定是自己有问题。
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,无法建立自信,他们永远都在自我反省,自我否定。
在电影《新警察故事》里,吴彦祖扮演的阿祖最终成长为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变态,就和他的父亲密切相关。
阿祖的父亲有严重的语言暴力倾向,从小对他非打即骂,他受了欺负,却总被父亲骂“你这个废物”,“你太令我失望”,在这样的环境下,阿祖的心理渐渐扭曲,并产生强烈的报复心,恨不得让全世界的人都品尝到痛苦和恐惧。
而根据国家心理研究所对一些少年犯的犯罪根源的调查,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在童年都或多或少的遭受过父母的精神虐待。
这些孩子本是精神虐待的受害者,最后却成了施暴者,实在让人痛心。
当孩子无助的时候,父母怒其不争的打骂,是把孩子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。
让孩子感到,全世界都放弃了他,包括自己最亲的人也不理解他、声讨他,无异于在他的伤口上撒盐。
不善于表达爱的父母,不要再用“打是亲、骂是爱”来解释自己粗暴的行为了。
父母对于孩子的爱,应该像《小偷家族》里,信代抱着由里说的话:“真正爱你的人,会像我一样紧紧地抱着你。